回吐部分漲幅 生豬市場面臨重新定價
生豬期貨近月合約7月初以來走出一波較為流暢的上漲行情,但近期轉頭下行,回吐部分漲幅,引起市場廣泛關注。是什么原因促成這一行情走勢?未來豬價又會如何演繹?機構普遍認為,養殖端出欄積極性提升,疊加二次育肥同步出欄,且出欄均重回升,市場供應增加,但下游對高價的接受度較低,需求有待進一步跟進。
周期性因素影響,出欄預計增加
本輪豬周期內,能繁母豬存欄高點出現在2022年12月,為4390萬頭。農業農村部的數據顯示,2024年6月,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038萬頭,同比減少259萬頭,降幅為6.0%,但環比增加46萬頭,增幅為1.1%。能繁母豬存欄數據自2024年5月開始回升。按照商品豬滯后能繁母豬10個月出欄推算,2025年3月是生豬供應增多的起點。
從能繁母豬到商品豬出欄,中間間隔時間較長,疫病等因素容易造成生豬出欄損失。因此,本文用仔豬到商品豬出欄的情況對未來供應進行推導。根據鋼聯數據,仔豬數量自2024年3月開始回升,按照商品豬滯后仔豬6個月出欄來推算,2024年9月開始商品豬供應逐步恢復,這與盤面走勢吻合。可以看到,生豬盤面呈現Back結構,目前LH2409合約相對其他合約較為強勢,遠月合約走勢偏弱,市場對供應的預期反映在盤面上。
冬季出現疫病,散戶去化幅度較大
2023年冬季,北方地區生豬出現疫病,能繁母豬和仔豬不同程度去化。尤其是散戶,養殖去化幅度更大。仔豬價格從2023年年底開始抬升。按照滯后期推算,2024年7-8月生豬市場面臨階段性供應緊張問題。可以看到,LH2409合約6月底開始走出一波較為流暢的上漲行情。
前期壓欄和二育活躍,供應壓力后移
由于看好后市,疊加標肥價差處于歷史較低水平、飼料價格偏低等,前期,壓欄和二次育肥等行為活躍,這表現在商品豬出欄均重增加和育肥豬飼料銷售環比好轉上。二次育肥導致生豬供應收縮,但這部分供應不會消失,只是后移。目前,生豬價格下跌導致養殖主體對壓欄和二次育肥的信心減弱,其開始逐步出欄。
需求端分析
從白毛比價及屠宰利潤來看,下游對高豬價的接受度較低。白毛比價是指白條豬肉價格和生豬價格之比,比值越高,說明市場對高價的接受度越高,消費意愿越高。反之,比值越低,說明消費意愿越低。屠宰利潤高,說明消費端對高價的接受度高,屠宰企業能夠獲取豐厚利潤。反之,屠宰利潤低,說明消費端對高價的接受度低,掣肘豬價走勢。
行情展望
從仔豬情況來推算,2024年9月開始,生豬供應逐步恢復,而2023年冬季北方生豬疫病影響供應的兌現期是2024年7-8月,故LH2409合約相對其他合約較為強勢。不過,待其步入交割月,該合約討論價值有限。
LH2411合約接棒LH2409合約成為主力合約,其對應生豬產量恢復的初期,供應壓力不算突出。此外,該合約存續期內,需求季節性效應明顯。開學、中秋節、國慶節備貨都會提振需求。不過,前期二次育肥在“雙節”前集中出貨,對行情走勢有一定打壓,故該合約面臨階段性回落風險。
LH2501合約存續期內生豬供應持續恢復,疊加2025年春節處于2025年1月,LH2501合約交割可延遲到年后,使得該合約具有淡季合約的屬性。可以看到,LH2501合約走勢弱于LH2411合約。
LH2503合約存續期內生豬供應持續恢復,且涵蓋年后消費淡季,故該合約走勢弱于其他合約。
LH2505合約存續期內,消費有望擺脫弱勢狀態,該合約表現強于LH2503合約。
LH2507合約存續期內消費逐步恢復。另外,北方冬季天氣寒冷容易滋生疫病,按照滯后期推算,市場熱點將聚焦于供應收縮。可以看到,該合約相對其他2025年交割的合約,表現相對強勢。
來源:飼料行業信息網